中医药文化
中医药文化
您的位置:

肠胃的软肋在这里,别碰!

时间:2016-01-14 14:45发布人:admin浏览:

  “我亲爱的肠胃,你好么?”

  “不好,冬天来了,我怕冷,你对我不好……”

  “我对你很好啊,怕你饿,一直都吃得饱饱的;怕你冷就多吃点辛辣来给你取暖;就算我不开心,也会好吃好喝伺候你,怎么还说对你不好呢?”

  “对我好不好,该怎样对我,你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。”

  肠胃拥有一套自主神经系统,可以独立发挥搅拌食物、提取盐分、吸收营养、排泄废物等功能。但是,如此“全能”的肠胃却很娇气,在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。特别是冬季寒冷的天气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,胃肠道遇寒冷刺激很容易出现一些胃肠道疾病。

  而且冬季人们往往食欲较好,还有不少人为了御寒嗜食辛辣、热烫的刺激性食物或是过度贪杯,这些都会导致胃病或原有胃病复发。另外,冬季人们往往过多强调进补,于是常吃炖品,这些炖品往往都是油腻食物,过多进食高热量、高胆固醇食物,会加重肠胃的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、胃部不适、胀气等。对于肠胃的保护,必须做到饮食有节、情志畅通、起居有常、正确进补等几方面。

  一、饮食有节

  所谓饮食有节,是指饮食要有节制,不能随心所欲,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。具体地说,是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。

  饮食要适量。

  人们吃东西要恰到好处,饥饱适中。饮食过量,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,势必会加重胃肠负担,使食物滞留于肠胃,不能及时消化,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布,脾胃功能也因承受过重而受到损伤。

  有些人片面认为绝食减肥,强迫自己少吃挨饿,由于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,反而虚弱不堪。正确的方法是“量腹节所受”,即根据自己平时的饭量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,只有这样,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。

  饮食应定时。

  “不时,不食”,这是孔子的饮食习惯,即不到该吃的时候,就不吃东西,这是正确的。人们每餐进食应有较为固定的时间,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、吸收正常地进行,脾胃活动时才能够协调配合、有张有弛。中医学认为,一日之中,机体阴阳有盛衰之变,白天阳旺,活动量大,故食量可稍多;而夜暮阳衰阴盛,即待寝息,以少食为宜。

  我们强调“按时进食”,也不能完全排斥“按需进食”,即想吃时就吃一点,不想多吃就少吃一点。“按需进食”是适应生理、心理和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饮食方式。但它不是绝对地“随心所欲”,也不是毫无规律地随意进食,而是于外适应变化的环境,于内适应变化的需要,使饮食活动更符合内在规律。#p#副标题#e#

  二、情志畅通

  肠胃不适,未必是“吃”出来的。

  肠胃不适几乎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,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“吃坏了”。事实上,不良情绪、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、环境和温度都会影响胃肠功能,其中影响最大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是情绪。

  中医认为“思虑过度,脾气郁结,久则伤正,运化失常”,说明紧张、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。可以说,胃肠就好比是心情的“晴雨表”,无论是紧张、焦虑、抑郁还是过度兴奋,肠胃都会敏感地接收到这些情绪的信号,并因此而受到影响。

  冬季寒冷气闭,气机易郁滞,使肠胃对情绪更为敏感,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,如果你有其中之一,那就得注意了。

  太过亢奋,肠胃受不了。

  情绪过于亢奋,比如紧张、焦虑、易怒时,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的增加,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、胃炎,甚至消化性溃疡。具体来说,容易引起这三个症状。

  一是不自觉地清喉: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和情绪密切相关的消化道疾病,它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烧心、胃酸反流,此外还包括口腔异味,声音嘶哑,嗓子干痒、总是不自觉地清喉,以及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甚至哮喘等。

  二是总是觉得饿:还没到吃饭时间就觉得非常饥饿,但没吃几口,又觉得饱胀不适。有的人还会出现打嗝、上腹部隐痛、灼热感、饥饿痛以及夜间痛等。这些不适都可能是亢奋、焦虑情绪引发的胃病症状。

  三是老想去厕所:过度焦虑的情绪还会引起肠道异常,比如腹泻、腹痛、大便颜色偏深绿、胀气、排气增多或不畅、绞痛等腹部不适。有些人一紧张就会出现大便稀烂、排便不畅,还会有大便不尽感。

  心情压抑,肠胃也抑郁。

  悲观、失望、挫败感等压抑性情绪,会使人的肠胃也变得抑郁。食欲不振、嗳气、打嗝、早饱、饱胀等都可能是肠胃抑郁的表现。有些立志减肥又无法抵御美食诱惑的女性,会在进食后采取催吐的手法,强迫自己把吃下去的食物再吐出来,一旦养成这种不良习惯,胃部经常受到强迫性情绪的影响,容易造成肠胃食管的反流或黏膜损伤,对于这种功能性疾病,治疗起来较为复杂,而且容易反复。

  对于经常被上述症状困扰,去医院检查又没有发现肠胃出现器质性病变的人来说,要想改善胃肠道的功能,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。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患者往往是那些工作压力大、生活节奏紧张,凡事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特别高,常常容易陷入纠结情绪的人。

  这些人应该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和定位,在处理具体旳工作和人际事物时,避免过分紧张和焦虑,也不要反复纠结于一件事,更不要使自己的心理常常处于应激状态。要定期留出一定的时间放松身心,做一些令自己感到惬意的事,比如听音乐、进行户外运动等。

  三、起居有常

  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认为: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起居养生应顺应天时,由于冬季气温较低,因此在生活上要注意早睡晚起,避免身体受风寒;要及时增加衣物,防止受凉;积极参与健身运动,慢步、爬山、散步、游泳等等,都能使身体得到锻炼,增强自身抵抗力等等。

  四、正确进补

 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期,对于那些患慢性肠胃炎、过敏性肠炎、肠胃功能紊乱、经常腹泻的慢性肠胃道疾病的人来说可以适当进补。但很多市民由于进补过急过猛,出现消化不良、腹泻、腹胀或腹痛等一系列肠胃“急”病,结果不但导致身体不“受”补,还引发肠胃新的病变。

  冬季寒冷易伤阳气,胃肠道遇寒冷刺激伤及脾胃易致脾胃虚寒、脾胃虚弱、中气下陷、脾肾阳虚等。顺应时节应当适当进补温热的食物,冬季常见的食补如麻油鸡、姜母鸭、十全大补汤等,性质较温和或黑色的食物如黑木耳等,热性药材如红参、十全大补汤、八珍汤、黄耆、枸杞等,均较适合严寒时使用。

  但冬季进补应该分体质而补,不可一味热补,补之不当反而会上火。上火有虚实之分,“虚火”是因为火不能归于肾元且滋阴不足,“实火”则多为外感风寒后“寒郁化火”所致。对待“寒郁”的实火补之易火上浇油。故应辨证进补。

  看完这篇文章,小编真心觉得愧对自己的肠胃,想必读完此文后你也有相同感,那就认真听取专家建议,这个冬季好好保护咱们的肠胃吧!

作者简介

  姜莉云:主任医师,昆明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,擅长根据中医理论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及调治亚健康状态人群。昆明市名医,昆明市第11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,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、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,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及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获得者。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,云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。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6次获省、市科技进步奖,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,获国家专利2项。